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最新资讯

敷衍有多可怕?这些话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时间:02-16 来源: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138

敷衍有多可怕?这些话父母永远不要对孩子说

▲ 点击上方 “晓敏青春说 ” → 点击右角“...” → 点选“设为星标 ★ ”前不久,刷到这样一条视频:一个7岁的女孩,兴致勃勃指着桌子上的东西问,“妈妈,为什么你要吃那个白色的,我吃红色的?”妈妈正专心看着手机,头也没抬地敷衍了句:“什么东西啊?”女孩跑到妈妈面前站定,用更大幅度地挥臂示意妈妈,“这个,和那个。”妈妈依旧没有看向女儿,她径直绕开女儿,边走向另一个房间,边敷衍了句,“哪个啊?”追着妈妈的背影,女孩声音逐渐变大,“我问你问题,你怎么不回答我?妈妈!”“我都说了两遍了,你为什么还不回答我?”“我以后再也不跟你说话!”说完,小女孩蜷缩在了沙发上,任妈妈怎么喊也不理。直到这时,视频中的博主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忽视,开始坐到女儿身边安抚她……视频下,很多网友点赞妈妈的细心与温柔,然而其中点赞最高、最扎眼地留言却是:“换做我妈,她只会觉得我不可理喻。”为什么?因为视频中,博主对女儿的安慰是难得的。现实更多的情况是,很多父母从始至终都不明白孩子的情绪从何而来。她们说孩子,“脾气丑,跟个怪人一样!”。她们认为孩子,“总是莫名其妙地乱发脾气,有毛病!”。她们骂孩子,“一天到晚无理取闹!”……她们看不到自己对孩子的忽视,只觉得孩子有问题。而被贴上“有问题”标签的孩子,在一次又一次的忽视与压抑中,陷入了情绪的“绝境”。用自伤,来“换取”回应的孩子这是我跟雅丽(化名)在咨询室的第三次见面。直到这一次,她才正式回应我两周前的疑问——关于她手腕上红红、黑黑的斑驳伤痕。“老师,当我很难过又哭不出来,或者有时哭完觉得没用的时候,我就会割自己。”“一开始也痛的,然后就有点麻木,内心也有点坐立不安,但过不了多久全身就感到非常放松。”稍稍停顿了下,雅丽继续说,“看到鲜血从手腕上缓缓流出来,会让我感到很满足也很过瘾,某瞬间会无意识地笑出来,觉得很好玩。”“回过神后,我眼泪瞬间涌出来了,那个笑声让我觉得自己好可怕,然而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又割了自己一刀……”雅丽今年13岁,抑郁确诊。两周前,她被家长发现有自残行为送来做心理咨询。这已经是雅丽父母第二次发现孩子自残了。上一次父母发现雅丽自残,是在一年前。当时他们花了很多时间开导雅丽,带雅丽到处旅游,告诉她生命的精彩、可贵,雅丽也跟父母保证不会再这样伤害自己。然而现实是,雅丽依旧会自残。为了不被父母发现,她的自残变得更隐蔽、小心;也因为这种“偷摸”、“小心”,雅丽在自残时越来越有某种“隐秘的快感”,与类似“上瘾”的心理。这些都让雅丽越来越失控。雅丽父母想不通,“孩子为什么非要伤害自己?”“有什么事情说出来不好吗?”这也是很多遭遇类似经历的父母,内心常有的疑问。对这个现象,心理学有专业的归纳与解释——“非自杀性自伤”(NSSI)。这指的是,孩子在某些情绪障碍下,以非自杀为目的,出现某些自残、自伤行为。常见的自残、自伤方法,除了用刀割自己外,还有:用力抠、抓自己;过度暴力撕嘴皮、撕开皮肤破碎的部位,干扰伤口愈合;用力击打自己、拧自己;使劲拔拽自己头发;在身体上刻东西等。出现这些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原因,大多是孩子对自身负面情绪的一种“情绪代偿”与“情绪自救”。其核心目的,是用身体的刺激、疼痛感,“换取”内心瞬间的“止痛”、平静与解脱感,得到即刻满足。然而这种“即刻满足”,是可怕的。1)这种“满足”背后,常常会掺杂孩子的某些想象:“如果被父母发现……”“父母发现后会……”这些想象,时常会被孩子不自觉地视为父母“真实的回应”,让孩子有一种得到回应的“满足感”。但假设的世界,终究不是具体的生活,孩子的想象背后,又总带着某种跟父母“虐恋情深”的悲剧感。在这些叠加因素的影响下,孩子的自残问题与情绪障碍越来越严重。2)在“即刻满足”的瞬间,孩子的理智会回归,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问题”;也就是说,当孩子用自残获得“即刻满足”的下一秒,她内心会出现铺天盖地的自我批评、羞愧感与负罪感……孩子的情绪也因此陷入新一轮的恶性循环。爱与回应,是孩子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每个人都渴望被关注,尤其是孩子。要知道孩子的生命,是由50%爸爸+50%妈妈组成的。当孩子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与关注,缺少与父母的链接时,她的生命力是枯竭、萎缩的。对雅丽而言,她跟父母的链接就是缺失的。1)“你就是手机玩多了”从五年级开始,雅丽就发现自己越来越听不进老师上课说的内容了。有时,她感觉老师说的每一个字她都懂,但都只在耳边“路过”,“就是听不进去”;有时,她感觉自己思绪不知道怎么的到处乱飞,也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感觉大脑一片空白”;有时,她总不自觉地回忆起课间在厕所看见是同学扎堆抽电子烟的样子,内心升起阵阵不安、慌乱,“总有种说不清的难受”……而当她把这些情况跟妈妈倾诉时,妈妈的回应是:“都是你手机玩多了,以后要减少你玩手机的时间”“就是因为你不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所以才想七想八的,今天作业写完了吗?”类似的对话,在雅丽跟妈妈沟通的各种场景中都有发生,这让雅丽感觉自己内心的情绪在妈妈这里是得不到支持与回应的,甚至让她觉得自己的情绪是不被允许表达出来的,因为每当她表达出来后,只会得到打压、伤害。2)“等一等,下次带你去”“等一等,下次再带你去。”这是爸爸,经常对雅丽说的话。谈及爸爸,雅丽内心的感受很复杂,一方面她觉得爸爸跟妈妈是站一边的,比如:爸爸经常出差,难得回来后,也是跟妈妈一起数落她的学习。另一方面,她又很渴望亲近爸爸,尤其是爸爸爱跟雅丽分享自己的出差见闻,经常说以后有机会要带雅丽一起去玩。雅丽对此非常期待,然而他们从来没真正一起去玩过。约定的计划,总是因为各种原因让雅丽“等一等”,然后一拖再拖、不了了之。当雅丽因此控诉爸爸“总是说话不算数”时,各种对雅丽学习情况的问话,甚至质疑,铺天盖地而来——“现在是学习的关键时机,你怎么还天天想着玩?”“一天到晚想着玩,难怪学习一直上不去。”在一次次失望的积攒下,雅丽“习得”了一种思考模式:有期待是不被允许的,是错误的。于是,她“内化”了父母的忽视、打压——每当自己有什么期待、想法的时候,第一时间“自我抹杀”。因为那是不对的、不被允许的;因为那样期待,是得不到回应的,是会受伤的;父母对孩子的重要回应了解到这些经过后,雅丽妈妈很心疼孩子,但同时也在想孩子“是不是太脆弱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能迁就她的,这就是人生、现实。”“现在就这么敏感、脆弱,长大出社会、工作后,那不就是玻璃心?”雅丽妈妈担心,孩子需要的这种回应,会不会变成父母的一种溺爱、纵容,这样孩子长大该怎么办。“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中式父母的爱,总把很多的目光看向未来,担心自己不能给孩子的未来打好基础。然而,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说,父母在孩子成长期给足的爱与回应,才是孩子成人后抵抗外界风险最好的铠甲。孩子需要的,也不是溺爱、纵容,而是父母在孩子需要的时候,及时、认真、尊重地回应孩子。特别是要做到以下2点:1)对孩子的负能量要回应,对孩子的正能量也要回应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负面情绪会非常敏锐,会及时、支持回应孩子;但在面对孩子正能量的时候,就缺少足够的回应与关注了。比如:在孩子开心地和你分享一个话题,非常兴奋地给你买了什么“贵重物品”,过来拥抱你的时候,请及时回应,而不是冷漠敷衍、说孩子乱花钱,或说“在忙”。2)回应孩子需要的情绪支持,而不仅仅自己关注的内容比如,当孩子说“妈妈,星期天带我去公园玩吧”,但你没时间。这时,你可以说“妈妈很想带你去公园玩,但妈妈星期天有事情,可不可以下个星期再去?或者我们去近一点的广场?”这个时候,即便最终不能去公园,但孩子需要的情绪支持、内心的需要、声音,已经被妈妈听到了,所以不会破坏孩子的期待。但如果说“就知道去公园玩,作业写了吗?你学习什么时候能搞好?”,这种回应就直接略过孩子需要的情绪支持,而转向自己关注的内容,对孩子是一种漠视、打压。父母要特别注意这2点。最后,愿每一对父母,都不要让忽视成为孩子无法解开的心理症结;也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父母认真看见。优质好课免费领取已添加过晓敏老师助理的家长可联系任一助理回复关键词“资料”领取未添加过的家长请扫下方二维码领取《亲子沟通,青春期父母必修课》《父母早知道,让孩子远离抑郁》《青春期网络成瘾10大因子自检表》

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

标签 : 最新资讯